何謂文明祭掃?
更新日期:2018/7/13 15:08:26
何謂文明祭掃?不妨看一下林林總總的祭掃表現:有人以為祭掃可以不去墓地,適時“心祭”是最綠色最低碳的,應推廣之;有人認為在墓碑前獻上一束鮮花寄托哀思深情,足矣;有人需要小燒小供,方能釋懷;有人則要大燒大供才肯罷休;還有的索性搬來紙折別墅、豪車等大燒特燒,以示孝道等。凡此種種,不外乎兩種類型:一種是以冥想、以鮮花等非焚燒方式之祭掃;另一種則是“以燒為祭”式的祭掃。
由此可以看出:“非焚燒方式之祭掃”比之“以燒為祭”更要適合現代都市的生活方式,也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,說這種祭掃方式為文明祭掃方式應該不會有疑義。但是,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,持有這種觀點,并愿意身體力行去做的人,實在是小眾之眾,根本不足以對傳統的“以燒為祭”風俗形成制衡作用。再說了,“以燒為祭”是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的產物,有其存在的合理性。所以,在倡導文明祭掃的同時,這樣的現狀還必須去正視。為此,建議暫且不要把“以燒為祭”現象一概說成是不文明而加以摒棄,而是保持一種“欲改之,先容之”的氣度,允許“以燒為祭”風俗移易有一個合理的緩沖。當然,這種“容”絕不是無原則的“縱容”,而是設底線的“包容”。
假設把設底線包容的“以燒為祭”,稱之為“準文明祭掃”。那么這種“準文明祭掃”起碼要符合以下三個特征:
一是祭掃行為要守法。要遵守《上海市公墓管理辦法》的規定,禁止在公墓內燃燒錫箔、冥幣、紙錢等迷信用品和燃放煙花爆竹。
二是祭掃行為不擾鄰。不應在墓區肆無忌憚的大燒特燒,燒焦了左鄰右舍的綠化、燒裂了前排墓穴的墓碑,然后一走了之。這種行為是極不文明的。
三是祭掃行為要虔誠。祭掃行為觸動的純粹是感恩感懷之情,來不得半點虛偽,不應該參雜別的雜念。
其實,祭掃虔誠了,用什么方式祭掃,祭掃時要不要焚燒已經不重要了!